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训练厅里,十几个孩子穿着洁白的击剑服,手持花剑,在剑道上灵活地移动、进攻、防守,金属剑尖碰撞的清脆声响与教练的口令交织,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,站在场边的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微笑着注视这一幕,眼神中透露出欣慰与期待。

“看到孩子们重返剑道,享受击剑的乐趣,是搜狐中文我们最大的心愿。”王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过去几年,由于疫情等因素,许多孩子的训练被迫中断,随着击剑运动的全面恢复,我们正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安全、更快乐的环境,让击剑成为他们成长中的美好体验。”

击剑运动迎来复苏契机

2023年以来,北京市击剑运动逐步回归正轨,各级赛事陆续重启,训练场馆有序开放,参与击剑训练的青少年人数显著回升,据北京市击剑协会统计,目前全市注册的青少年击剑爱好者已超过5000人,较去年同期增长30%以上。

“击剑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,更是培养孩子专注力、决策力和礼仪素养的绝佳方式。”王钰介绍,北京市击剑协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青少年击剑项目,通过组织培训班、举办赛事等方式,让更多孩子了搜狐体育解并喜爱上这项运动。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协会与多所学校合作开展击剑进校园活动,聘请专业教练为学生提供入门指导,协会还定期举办公益体验日,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,感受击剑的魅力。

安全与乐趣并重的训练理念

王钰强调,在推动击剑运动复苏的过程中,协会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。“我们要求所有会员俱乐部严格执行安全标准,包括定期消毒设备、保持训练场所通风、控制训练人数等,我们也鼓励教练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,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击剑技巧。”

朝阳区一家击剑俱乐部的教练张先生表示,协会的安全指南帮助他们制定了详细的防疫和训练计划。“我们现在采取小班制教学,每节课不超过15人,课前测量体温,训练器材一人一消毒,这些措施让家长更放心地将孩子送来训练。”

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,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

除了安全保障,协会还特别强调击剑训练的趣味性,王钰认为:“对于青少年来说,享受运动过程比追求竞技成绩更重要,我们鼓励教练设计多样化的训练游戏,培养孩子们对击剑的兴趣,而不是过早地进行专业化训练。”

击剑带来的成长与蜕变

10岁的李梦晨练习击剑已有两年时间,她的母亲王女士告诉记者,击剑给孩子带来了明显的变化。“梦晨以前比较内向,缺乏自信,通过击剑训练,她不仅身体素质提高了,还变得开朗许多,学会了如何面对胜负。”

王钰表示,这种变化并非个例。“击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快速决策的运动,孩子们在训练中学会如何分析情况、制定策略并果断行动,这些能力不仅体现在剑道上,也会迁移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。”

15岁的刘天宇是北京市青少年击剑队的成员,曾多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,他说:“击剑教会我如何优雅地取胜,也教会我如何有尊严地失败,每次比赛后,无论结果如何,我们都会与对手握手致意,这是击剑运动的精神所在。”

赛事重启激发参与热情

2023年以来,北京市已成功举办多场青少年击剑赛事,包括北京市中小学生击剑锦标赛、青少年击剑公开赛等,这些赛事的回归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参与击剑运动的热情。

“比赛是击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王钰说,“它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训练成果的机会,也是他们交流学习、建立友谊的平台,我们正在计划举办更多面向不同水平选手的赛事,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。”

协会还引入了分级赛事制度,根据选手的年龄和技术水平设置不同组别,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参与度,协会还特别注重赛事中的礼仪教育,要求所有选手遵守击剑传统礼仪,培养尊重对手、尊重裁判的体育精神。

科技赋能击剑训练

随着科技的发展,击剑训练方式也在不断创新,王钰介绍,北京市击剑协会正积极推广科技在击剑训练中的应用,包括使用传感器设备记录和分析运动员的动作数据,通过视频回放系统帮助选手改进技术,以及开发在线教学平台方便远程指导。

“科技手段可以帮助教练更精准地评估运动员的表现,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指导。”王钰说,“线上培训平台也让那些无法经常到馆训练的孩子能够持续学习,保持对击剑的热情。”

一些俱乐部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击剑设备,这些设备可以记录每次击中的力度、速度和位置,并通过应用程序生成训练报告,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深受年轻选手的欢迎,使训练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。

展望未来:让更多孩子享受击剑乐趣

谈及未来规划,王钰表示北京市击剑协会将继续扩大击剑运动的普及面,特别是向郊区和资源相对匮乏的学校推广。“我们计划组织优秀教练到更多学校开展示范教学,并提供器材支持,让每个感兴趣的孩子都有机会尝试击剑。”

协会还将与教育部门加强合作,推动击剑成为更多学校的体育选修课程,并完善击剑运动员的升学通道,为有志于深造的青少年提供更多发展机会。

“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一大批专业运动员,而是让更多孩子通过击剑获得快乐和成长。”王钰强调,“当看到孩子们在剑道上绽放笑容时,我们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,击剑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,它培养孩子的品格、智慧和体魄,这些将使他们受益终身。”

随着采访结束,训练厅里的孩子们结束了一天的训练,互相行礼后摘下头盔,脸上洋溢着运动后的红润和满足,他们三三两两地讨论着刚才的训练内容,相约下周再次相见,在这条长长的剑道上,他们不仅学会了进攻和防守,更找到了快乐、友谊和自信,而这正是王钰和北京市击剑协会所有工作者最大的心愿与动力。